本合同是当事人之间建立、变更、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。自合同成立以来,首先要注意的是其有效性。那么一份怎样的合同是有效的?合同当事人应注意哪些法律问题呢?
一份怎样的合同是有效的
我国《民法通则》第五十五条规定:民事法律行为应该具备下列条件:(一)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;(二)意思表示真实;(三)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。
具体体现在合同上就是:首先,合同当事人要具有缔约能力;其次,合同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实;最后,合同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。
看完以上内容应该对“一份怎样的合同是有效的”已经知晓了吧,关于本问题及法网还给大家带来了更多相关知识,如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生效以及合同的生效时间,相信大家还是感兴趣的吧,那么下面就继续来了解一番吧。
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什么时候生效
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,法院作出的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,判决书生效的时间是判决书送达当事人。
相关法律规定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》
第二百零二条 宣告判决,一律公开进行。
当庭宣告判决的,应当在五日以内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;定期宣告判决的,应当在宣告后立即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。判决书应当同时送达辩护人、诉讼代理人。
第二百零三条 判决书应当由审判人员和书记员署名,并且写明上诉的期限和上诉的法院。
合同的生效时间
《民法典》根据合同类型的不同,分别规定了不同的合同生效的时间:
1.依法成立的合同,原则上自成立时生效。
2.法律、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、登记等手续生效的,在依照其规定办理批准、登记等手续后生效。对于这类合同,在法院审理案件过程中,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当事人仍未办理批准手续的,或者仍未办理批准、登记等手续的,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合同未生效。
法律、行政法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登记手续,但未规定登记后生效的,当事人未办理登记手续不影响合同的效力,但合同标的所有权及其他物权不能转移。根据《民法典》的规定,需要办理登记的抵押合同及商品房买卖合同均属于这类合同,即未登记不影响合同的生效,只影响物权的成立或者转移。
3.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可以附条件或者附期限。附生效条件的合同,自条件成就时生效。附解除条件的合同,自条件成就时失效。当事人为自己的利益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的,视为条件已成就;不正当地促成条件成就的,视为条件不成就。附生效期限的合同,自期限届至时生效。附终止期限的合同,自期限届满时失效。
评论